作者:本报记者王亮
日期:20231117
期号:5729
版号:1
版名:要闻
省份:
“要以优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,持续探索气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方法和路径,加强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工作,真正发挥试点效益。”今年8月,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振林在浙江调研期间,深入全国首个县级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——江山市,实地考察气象工作融入当地基层治理体系情况,听取试点工作汇报时说。
“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、为人民负责的初心使命。”2020年7月3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江山等地“6·30”暴雨成功转移危险地区94户198名峡口镇大峦口村村民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,省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将其纳入典型案例,号召全省学习借鉴其成功避险经验。
“通过‘网格+气象’,把‘十防九空’变为‘十防一空’或‘十防不空’,如今,江山大应急体系在气象牵引下,已然变成‘气象吹哨、其他报到’。”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前,江山市副市长徐骏结合基层防灾减灾经验说。
……
郡县治,则天下安;基层治,则百姓安。
基层治理,既是国家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“神经末梢”。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,全市地形地貌复杂,是全省梅汛期暴雨中心之一。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的当下,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越到基层越密不可分,基层气象部门无疑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坚实堡垒。
每年汛期,一人一格,穿行于山塘水库;一部手机、一双手,记录上报隐患灾情;一个喇叭、两条腿,有序转移和安置辖区百姓……这便是江山市网格员的工作日常。
江山“网格+气象”从何而来?其经验 对 全 国 气 象 部 门 有 哪 些 借 鉴 意义?……观澜索源,近日,记者走进江山,一探气象融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。
启示一千条万条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和让群众受益减损是第一条
知屋漏者在宇下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防灾减灾工作,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,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。
2019年6月6日14时至7日8时,江山全市面雨量达194.2毫米,其中贺村镇莲华山达306.8毫米、耕读村达301.3毫米。全市88座小型水库有50多座溢流,443座山塘有300多座溢流,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。
洪水来了,端午节(6月7日)前的这个惊魂夜,让绝大部分村民都来不及煮熟粽子。93岁的贺村镇湖前村老人夏德爱回忆:“我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,江山人都说这是‘贼’水。”
气象灾害防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。面对血与泪的教训,在此次暴雨中受影响较大的江山市贺村镇、清湖街道等地相继出现险情,贺村镇镇长叶剑波、清湖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朱晓帆如今仍感到后怕。
痛定思痛!“千条万条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和让群众受益减损是第一条。”面对极端天气和复杂地貌,经过深思熟虑和系统谋划,江山市气象局迅速行动,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向基层推进、向百姓延伸。
思路明晰、机制理顺,新局面很快打开。江山市气象局将推进“网格+气象”防灾减灾模式与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数字化改革融合,江山市委政法委印发网格气象工作清单,明确气象工作“入格”。江山市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网格管理,全市310个行政村(社区)、912个网格,3900多名“一长三员”编入基层气象“四员”队伍,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较之前的315名气象信息员扩充了10余倍。
历史似乎总有一些巧合。2020年,又是6月,又逢梅汛期——江山发生“6·30”暴雨山洪。(下转第二版)
修改日期:2023-11-20 14:52:28
《中国气象报》(电子版)的一切内容,仅供读者阅读、学习研究使用,未经中国气象报社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《中国气象报》(电子版)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,否则,中国气象报社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中国气象报社 版权所有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68409797
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10120180007 京ICP备07009419号-1